哎,你说现在搞数据、做爬虫的,谁还没被IP限制给绊过脚啊?有时候你代码写得飞起,结果对方服务器反手就是一个封禁,简直让人头大。这时候就得聊聊代理IP了——说白了,它就是帮你换一个“网络身份证”,让你的请求看起来像是从别的地方来的,降低被封的风险。
不过代理IP这玩意儿也分种类,搞不清楚的话,用起来效果可能大打折扣。最常见的就是透明代理、匿名代理和高匿代理。透明代理会暴露你用了代理,甚至还能看到你的真实IP,基本等于没用;匿名代理不透露真实IP,但对方知道你在用代理;而高匿代理则把你藏得严严实实,对方完全察觉不到代理的存在。搞爬虫,不用说,肯定选高匿啊!
接着呢,协议也得挑。HTTP、HTTPS、SOCKS4、SOCKS5……听晕了吧?其实大多数情况下HTTP和HTTPS就够用了,但如果你要做更底层的网络通信,比如爬一些特殊协议或端口,SOCKS5会更灵活。不过一般来说,爬网页用HTTP/HTTPS代理居多。
选代理IP不能光看价格,免费代理虽然香,但稳定性差、速度慢,还可能被人偷偷记录数据,真心不建议用。你要是认真做项目,还是得花点钱搞付费的。怎么选?我一般看这几个方面:第一是可用率,低于90%的直接pass;随后是响应速度,平均超过3秒的基本也算废了;再接着就是并发能力,能不能同时多个线程一起跑。
哦对了,还有IP池的大小和更新频率。如果IP池就几千个IP,还很久不换新,那用两天就全被ban光了。有些服务商比如快代理,这方面做得还不错,IP池大而且会定期更新,能有效避免大规模封禁。
拿到代理之后怎么用?其实巨简单。如果你用Python写爬虫,requests库加个proxies参数就搞定了:
import requests
proxies = {
"http": "http://10.10.1.10:3128",
"https": "http://10.10.1.10:1080",
}
response = requests.get("http://example.com", proxies=proxies)
如果你用的是Scrapy,可以在settings.py里设置:
PROXY_ENABLED = True
PROXY_LIST = 'path/to/your/proxy/list.txt'
或者通过中间件动态设置代理,更灵活。
但光会调用API还不够,你得学会自己验活。比如说,定期检查代理IP是否还能用,不然爬着爬着一半请求失败就尴尬了。写个脚本定时ping一下代理服务器,或者直接发个测试请求到httpbin.org/ip看看返回的IP是不是代理的IP。
还有啊,最好能模拟真实用户行为,不要高频率请求同一个网站。哪怕你IP再多,行为太机器人照样被封。控制一下访问频率,随机加一些间隔时间,带上合理的User-Agent头,甚至模拟鼠标移动、滚动页面(虽然爬虫一般不需要做到这个程度)。
要是你经常需要大规模爬数据,建议考虑轮换代理池。写个管理器,自动从服务商那获取一批IP,剔除失效的,加入新的,接着均匀分配给爬虫线程。这样既能提高稳定性,又能降低单个IP的请求频率。
末尾提一嘴,法律和安全问题也别完全不管。有些网站明令禁止爬虫,你就别硬刚了;用代理的时候也要注意,别不小心涉足什么不该碰的数据领域。毕竟技术是把双刃剑,用得帅不如用得稳。
其实说白了,代理IP就是个工具,能不能玩得转还得看细节。多测试、多监控、多调整,慢慢就有手感了。好了,我就瞎扯这么多,希望有点用。